心得体会

战役给我们的启示征文九

添加时间:2020/8/7 9:16:38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admin  阅读: 次

信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启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信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接壤湖北、紧邻武汉、地处河
南疫情阻击的最前沿的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迅速反应、全面动员、积极应对,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经济社会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在抗疫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带给我们如下几点深刻启示:
启示一:信阳疫情防控经验
(一)早防早控。形势早研判。在武汉报道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分析研判病因影响和形势走向,制定各项预案,建立市、县两级应急机制,迅速做好医疗技术和物资准备。机制早建立。成立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迅速以“战时”状态进行联防联控。措施早实施。每天分析研判疫情,超前制定针对性措施,比如,122日,对从湖北返乡人员逐一核查、登记造册、加强管理,关闭与湖北交界县区的宾馆饭店、大型宗教场所,禁止群众聚集,从严管控高速、机场、铁路、国道、省道、县乡村道。
(二)严防严控。严防输入输出。123日起,全市高速、国省干道路口、县乡村道规范设置卡点,24小时值班值守,关闭境内高速出口、暂停过境高铁和普通列车、停飞航班班次,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严防漏管。运用大数据手段每天通报湖北返乡人员情况,由辖区基层组织和公安部门落地查人、掌控情况,确保把每一个从湖北返乡人员都管控到位。严防聚集123日起,全面关停旅游景区、公共娱乐场所、营业场所,取消所有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全面关停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和活禽宰杀点。减少流动。12617:00起,全市暂停所有公共交通,自2114时起,全市城乡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三)科学救治。前移诊治关口,医院将发热就诊情况全部登记造册,从留观人员即开始流调,对留观人员和疑似病人全部进行CT检查,对疑似病例全部按照最新版治疗方案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统筹集中救治。全市确定12家定点救治医院,30家定点医院设立发热门诊。抽调专业医护人员1800余人,合理配置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县区医院医疗资源,县区以治疗轻症患者为主,重症病人、危重症病人集中到市中心医院救治。发挥省医疗队的作用,将省医院技术优势转化为救治能力,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对县区给予技术支持。成立中医预防救治技术指导组,发布中医预防建议指导,派驻中医师进入临床一线全程参与。加强救治保障。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和物资,确保救治一线防护物资需要。
启示二: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以预防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不相适应。一是疾控机构职能定位不清,医防难以融合。市、县疾控中心仅有技术指导职责而无行政管理职责,在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慢性病预防中,因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难以达到要求,从而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效果。二是疾控机构能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不足,以及仪器设备配备不到位,无法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工作效率低下。疾控工作的基础来自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由于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度迟缓,各医疗机构的基础信息收集、录入、标准使用未能统一,更未建成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各种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及时,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疾控分析结论。
(二)医疗救治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不相适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信阳市总人口880万,全市仅有一家三甲医院,医护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总体医疗救治条件、专业技术力量短缺,收治病人有限,不能有效满足救治要求。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全市负压病房数量仅20间,重症医学科专业医师和护士数仅分别为8人、36人,重症、危重患者专业救治能力不足。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综合防治能力亟待提升。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短缺、人员编制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需不断深化。尚未建立起政府对各级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仍处在试点阶段,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刚刚启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尚在谋划。各级公立医院仍需依靠医疗收入维持运行,难以体现“公益性”。
(三)应急保障能力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不相适应。突发应急培训和演练不足,模拟演练效果有待提高。虽然建立了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文件上,未能经常开展模拟演练,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品储备不足,无法满足突发应急工作开展的需要。疫情暴露出隔离留观场所严重不足,急诊救治设备短缺,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仪、负压救护车、负压病房等设备设施不配套,防护服、防护口罩等基本防护用品短缺等问题,为整个社会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
启示三:后疫情阶段的工作建议
(一)建立公共卫生安全和重大疾病防控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现有疾控体系,探索疾控机构与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一体化管理与运作机制,统筹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三方力量,建立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控体系。加大医防融合力度,转变疾控中心的运行模式,通过与县域医共体整合,建立防疫与临床相结合、战时与平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依靠县域医共体丰富的人力和设备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孕产妇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工作,形成“疾病预防+精准治疗+健康促进”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建立以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奖惩到人。
(二)加快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补偿和中医药建设的六项投入责任。进一步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医保支付方式,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完善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制度,通过实行联动采购、带量采购,集中采购、集中支付,促进药品耗材采购价格明显下降。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开展公立医院编制员额制管理。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落地见效。面对此次疫情,各地一把手亲自抓医疗和防控工作,整合医疗资源,让疫情防控资源配置更加精准有效,这其实是一种极端情境下的医共体形态。由此可见,医共体的建立可使有限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均衡,更能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充实专业队伍,特别是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的综合能力建设与提升。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与演练,定期培训在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卫生应急基本理论与技能,定期开展跨部门与跨区域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现场处置的能力水平,适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建制指挥部培训,从而不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各级政府应当把传染病集中隔离场所设置、急救设备配备、应急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之中,专项资金投入,明确管理机构及职责,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强化监督,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
作者:信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科科长 刘源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主办:信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行政中心九号楼9702室  电话:0376-6366590
豫ICP备12021226号  技术支持:品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