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关于建设“数字化城市” 管理的建议

添加时间:2013/8/13 10:10:30  作者:佚名  文章录入:admin  阅读: 次
 
                市政协委员、市无党派代表人士联谊会会员    刘 源
 
      “数字化城市”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将各种类型的城市单元和要素加以编码以便运用整个信息设施与手段来管理城市、提供服务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电子化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其目标是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电子化、瞬时化、便捷化、系统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其结果是城市在规划、市政、交通、环保、绿化、市容市貌、环卫、水务、房地产、旧区改造、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等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形态,以及综合执法、设施调度、应急处置、运行管理、监测侦察、预警提示、交流互动和审批办事等城市运作电子平台,涵盖了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社区、智能家庭、智能卡和数字市民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显示出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建立在因特网上的数字生态系统。很明显,数字化城市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竞争力,推进健康城市的行程,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感受到宜居、安全、便捷,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趋势。
     一、建设“数字化城市”的依据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建设部2005年下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2008年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2009年下发了《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分别要求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
    二、建设“数字化城市”的内容
  (1)市民卡工程。以身份证的号码为识别码,把个人有关的工资收入、所得税、医保、养老保险、失业救济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整合到一个平台,市民卡可方便查询、支付和结算。同时市民卡也应能对一些社会公共服务费用进行结算,如水、电、气、电视、电话等。
    (2)建立城市地理数字信息系统。该系统涵盖城市地图、地下管网(水、气等)、电缆、光缆等。
    (3)建立城市交通、公共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涵盖车辆拥堵信息的及时传递,公交站点到达的时间预报,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等道路交通信息。  
    (4)建立城市公务信息系统。
     (5)建立12319呼叫系统,实施一键通。为便于群众了解行业法规政策、监督服务承诺、反应社会呼声,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相关责任单位便民热线进行整合,在确保原便民热线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与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特服电话“12319”内部互通。群众咨询问题拨通“12319”热线后,数字城管平台接线员将群众来电,通过“一键通”直接转移到相关单位。
     三、 “数字化城市”建成后的效果举例
当“数字化城管员12319”接到举报:市区道路上一个破损的窨井盖影响市民出行安全。接线员一边对举报信息进行录入、审核和登记,一边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向信息采集员和责任权属单位分别发出实地核实和立即处置指令。随后,道路编号、位置和实地照片等核实信息迅速通过信息采集员的“城管通”传回管理中心。经过1小时的施工修复,得到处置完毕的回馈后,信息采集员将道路修复后的照片回传管理中心,经对比无误后管理人员结案留档并建立综合评价档案。
  四、推进我市建设“数字化城市” 的建议
     (一)加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要以科学规范公共运作为取向,以构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为目标,以创新、实用、统一、共享和安全为标的,对未来电子信息平台建设进行统一设计,注重技术创新,形成一个稳步建成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的明确路线图。
     (二)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多网合一”。将公安(包括交警)、城管、环保、交通公交等多个管理网络统筹规划、合并建设,综合利用现有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有线与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资源共享,以实现点面结合、多网合一、资源共享。
    (三)调整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根据数字化城市建设要求,要采取综合执法体制,简化城市管理程序,科学确定职能职责,理顺各部门关系,集中指挥和监督,发挥协同效应,再造管理流程,细化管理运作,把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完全置于数字技术规范之下,确保发现问题在现场、处理在现场、监督在现场、反馈在现场、最后检验还在现场。由此提高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最终建立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和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废止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消除乃至根绝源自不良管理的隐患,充分胜任于解决日常问题和应急问题,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社会信息机制,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城市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铲除信息障碍,扫除信息盲区,确保信息对称匀流而及时,形成一个合理、有力的社会信息评估和监督机制,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和运作风险。
     五、建设“数字化城市”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争取把数字化城市建设纳入重要议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落实人员、机构、责任和经费,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新模式的建立推广提供组织保障。
     (二) 保障建设资金。要数字化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城建项目进行扶持,安排专项经费。要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快新模式研发和建设,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支持。
     (三)加强对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技术指导。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系统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到已通过验收的试点城市参观、考察等,为试点工作提供思想和技术支撑。
    (四)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数字化城市管理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在城市管理体系中配置行政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而是需要个人有效整合城市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信息管理知识,是一种复合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培养力度,形成长效的培养机制,为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储备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五)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规范和监督考核制度、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评价考核制度以及人员培训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等相关配套制度,建立问题举报、问题处理、信息反馈、人员管理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促进城市管理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主办:信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行政中心九号楼9702室  电话:0376-6366590
豫ICP备12021226号  技术支持:品品在线